热门推荐

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 有哪些专业比较好

天津财经类大学排名一览表

天津科技大学就业率怎么样?天津科技大学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?

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

兰州财经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哪个好?怎么填报志愿?

湖南科技大学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?怎么填报志愿?

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什么时候建成?是本科吗?占地面积多少?

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怎么样_就业方向_主要学什么

华中科技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哪个好?怎么填报志愿?

同济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尚未向社会公布,本文为大家总结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,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总体水平评估,根据《自愿申请、“免费入场”原则,采用“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”的方法。
评估结果以“括号”方式呈现,按“总体学科水平分数”排名百分位数,前70%的科目将在9个年级公布:前 2%(或前 2 名)为 A+,2%~5%为A(不含2%,下同),5% 到 10% 是 A-,10%~20%为B+,20%~30%为B,30%~40%为B-,40%~50%为C+,50%~60%为C,60%~70%为C-。
序号 | 学校名称 | 学科名称 | 评估结果 |
1 | 同济大学 | 土木工程 | A+ |
2 | 同济大学 | 环境科学与工程 | A+ |
3 | 同济大学 | 城乡规划学 | A+ |
4 | 同济大学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A+ |
5 | 同济大学 | 设计学 | A |
6 | 同济大学 | 数学 | A- |
7 | 同济大学 | 机械工程 | A- |
8 | 同济大学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A- |
9 | 同济大学 | 建筑学 | A- |
10 | 同济大学 | 交通运输工程 | A- |
11 | 同济大学 | 风景园林学 | A- |
12 | 同济大学 | 软件工程 | A- |
13 | 同济大学 | 马克思主义理论 | B+ |
14 | 同济大学 | 外国语言文学 | B+ |
15 | 同济大学 | 物理学 | B+ |
16 | 同济大学 | 化学 | B+ |
17 | 同济大学 | 海洋科学 | B+ |
18 | 同济大学 | 生物学 | B+ |
19 | 同济大学 | 力学 | B+ |
20 | 同济大学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B+ |
21 | 同济大学 | 控制科学与工程 | B+ |
22 | 同济大学 | 测绘科学与技术 | B+ |
23 | 同济大学 | 工商管理 | B+ |
24 | 同济大学 | 公共管理 | B+ |
25 | 同济大学 | 哲学 | B |
26 | 同济大学 | 应用经济学 | B |
27 | 同济大学 | 法学 | B |
28 | 同济大学 |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| B |
29 | 同济大学 |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| B |
30 | 同济大学 | 基础医学 | B |
31 | 同济大学 | 临床医学 | B |
32 | 同济大学 | 政治学 | B- |
33 | 同济大学 | 生物医学工程 | B- |
34 | 同济大学 | 口腔医学 | B- |
35 | 同济大学 | 教育学 | C+ |
36 | 同济大学 | 地球物理学 | C+ |
37 | 同济大学 | 电气工程 | C+ |
38 | 同济大学 | 信息与通信工程 | C+ |
39 | 同济大学 | 新闻传播学 | C |
40 | 同济大学 | 水利工程 | C |
41 | 同济大学 | 体育学 | C- |
42 | 同济大学 | 中国语言文学 | C- |
43 | 同济大学 |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| C- |
44 | 同济大学 | 药学 | C- |
同济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:生物学、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测绘科学与技术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城乡规划、景观设计、设计
双一流建设,包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,目前211项目、985工程等项目统筹进入双一流建设。
同济大学,简称“同济”,位于上海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、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;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大学,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建设高校;入选国家“珠峰计划”、“强基计划”、《2011年计划》、“111计划”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、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优秀医生教育培训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、国家公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项目、获得中国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大学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、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、中美“10+10”计划,首批学位授权独立评审单位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,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21世纪学术联盟、国际设计与艺术学校联盟、卓越大学联盟、中俄工程大学联盟、中欧工程教育平台、国际铁路联盟、中国绿色大学联盟、国际绿色校园联盟、同济—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。
同济大学前身是1907年创建于上海的德意志医学院;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院;1912年与新成立的同济德文医工学校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校;1923年正式定名为同济大学;1927年,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,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