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3年哪些省份将实施新高考?
到2023年,14个省市实施新高考,详情如下:
首批综合配套改革省市:上海、浙江
开始时间:2014年,实施时间:2017年
“3+3”模式,3门必考+3门选修考试,不论文化和科学。
上海高考总分660分(除语文、数学外各科150分),3门选修科目(每门70分);浙江高考总分750分。
第二批综合配套改革省市: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
开始时间:2017年,实施时间:2020年
“3+3”模式,3门必考+3门选修考试,不论文化和科学。
高考总分750分。
第三批综合配套改革省市: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粤、重庆
开始时间:2018年,实施时间:2021年
“3+1+2”模式,“3”指全国统一考试科目,“1”是首选主题,“2”表示重新选科,不论文化和科学。
高考总分750分。

二、2024-2025年实施新高考的省份
第四批综合配套改革省市:甘肃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安徽、江西、贵州、广西
开始时间:2021年,实施时间:2024年
“3+1+2”模式,“3”指全国统一考试科目,“1”是首选主题,“2”表示重新选科,不论文化和科学。
高考总分750分。
第五批综改省市:山西、内蒙古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青海、宁夏
开始时间:2022年,实施时间:2025年
“3+1+2”模式,“3”指全国统一考试科目,“1”是首选主题,“2”表示重新选科,不论文化和科学。
高考总分750分。
三、哪些省份在使用新高中教材?
首批使用新教材的省市(2019年):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辽宁、海南 (6)
第二批使用新教材的省市(2020年):浙江、江苏、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粤、福建、重庆、山西、安徽、云南、黑龙江、吉林 (13)
第三批使用新教材的省市(2021年):广西、新疆、甘肃、河南、江西、贵州 (6)
第四批使用新教材的省市(2022年):四川、陕西、青海、内蒙古、西藏、宁夏 (6)
这也意味着,到目前为止,所有高中新生都使用新教材。
四、新高考和旧高考有什么区别?
新旧高考在学习和考试模式上完全不同,主要有四点变化:
1、多个测试对象组合
新高考除语文、数学外的必修科目保持不变,取消物化、生活、政治、历史、场所的固定组合,以“3+3”或“3+1+2”模式出现,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、专业自由组合等,前者有20种组合,后者有12种。
“3+3”模式是汉语、数学、除了3门外语科目,考生可以选修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政治、历史、考试 6 门地理科目中的任意 3 门科目。(浙江还包括科技,从 7 中选择 3);
“3+1+2”,“3”是中文的意思、数学、外语,“1”是物理或历史,另外两门选修课是化学、生物学、政治、从地理中选择任意两门科目。
还,高考的时候,由于增加了选修科目,新高考时间延长,例如,新增8个实施“3+1+2”模式的省份,高考时间延长至3天以上。
2、语文、数学地位较为突出
无论是“3+3”还是“3+1+2”模式,高考总成绩由必修科目试卷成绩+选修科目成绩分组成。
成绩分配是将学生的原始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,分为几个级别,然后将成绩转化为具体分数。
也就是说,你的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你的排名,哪怕你交的是一张白纸,排名最后,但你仍然可以获得“起点”。
成绩被评分并计入总成绩的科目,将卷的原始分区范围从0到100点压缩到分配的分区范围数十到100点,总体成绩歧视实际上减少了。如果你想拉开差距,重点还是按照原成绩计入高考成绩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“3+1+2”模式和物理/历史)。
3、大学专业受选科限制,选择范围变小
旧高考时,大学招生专业主要分为三类:大量的美术作品、科学、文理科专业。
到了新高考,各大学各专业明确了选修考试的科目要求,只有符合要求的人才能申请。在志愿者报告系统中,你能看到的都是符合限制科目要求的专业,学校之间没有等级之分。
5、自愿申请数量增加,难度增加
新高考模式下的择校设置采用“学校+专业组”或“专业(类别)+学校”,填写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了旧高考。
批次线划分,“3+3”模式与旧高考采用的原则类似,“3+1+2”模式基于首选科目(物理、历史)制定计划并绘制分数线。另外,新高考志愿单位精确到专业(组),往年录取数据的参考方法需要进行一些调整。
(一)、2023年全国新高考将在哪些省份进行
(二)、2023年全国新高考哪些省份将参加
(三)、2023年还能重考高考吗
(四)、2023年还能重考高考吗
(五)、2023年新高考哪些省份将参加
(六)、2023年哪些省份将实施新高考
(七)、2023年参加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
(八)、高考排名是怎么计算的
(九)、高考成绩相同的人如何排名
(十)、新高考排名的计算方法是什么
(十一)、2023年新高考具体报名流程是怎样的
(十二)、2023年新高考报考流程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