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高考即将来临,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专业?选择学校和专业有哪些技巧?今天,李老师整理了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新的录取分数线数据,包括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近三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,以及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。

一、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是多少
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公布2023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新招生数据,据了解,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:
1、安徽省2021年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数线为542分,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34297;
2、安徽省2020年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得分线为519分,对应最低录取等级为34895;
3、安徽省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0年理科专业分数线为467分,对应的最低录取位置为127248;
4、安徽省2019年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得分线为527分,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34999;
5、安徽省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2年理科专业分数线为464分,对应的最低录取位置为128830;
6、安徽省2022年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数线为507分,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32496;
二、2019-2022年苏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绩统计表
专业序号 | 专业名称 | 年份 | 录取省份 | 科目 | 选科 | 最低录取分 | 最低位次 |
1 | (学费待定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1 | 安徽 | 文科 | - | 542 | 34297 |
2 | (学费待定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1 | 安徽 | 理科 | - | 446 | 129368 |
3 | (3500元/年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0 | 安徽 | 文科 | - | 519 | 34895 |
4 | (3500元/年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0 | 安徽 | 理科 | - | 467 | 127248 |
5 |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19 | 安徽 | 文科 | - | 527 | 34999 |
6 |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19 | 安徽 | 理科 | - | 454 | 122778 |
7 | (4600元/年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2 | 安徽 | 理科 | - | 464 | 128830 |
8 | (4600元/年)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| 2022 | 安徽 | 文科 | - | 507 | 32496 |
宿州学院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南阳师范学院和宿州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宿州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宿州学院和重庆移通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宿州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?2024最低位次排名 |
许昌学院和宿州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韶关学院和宿州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宿州学院和商丘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宿州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-2020最低位次排名 |
宿州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|
宿州学院在贵州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3(人数+代码) |
新疆第二医学院和宿州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|
三、苏州大学师资及院系简介
苏州大学是安徽省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。其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皖北苏仙区师范学校,1983年升格更名为苏州师范学院,2004年升格更名为苏州学院。建校已有70多年历史,学校抢抓发展机遇,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大学,2015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,2014年、通过2019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、审计评估,办学特色获评估专家肯定;2019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项目建设单位。苏州市委、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,《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提出“支持苏州学院创办苏州大学”。学校位于皖北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,有一个教育公园校园、汴河路校区二个校区,占地1146亩,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亿多元,图书馆藏有超过 120 万册纸质图书,超过568万本电子书。设有15个二级学院,校园有全日制学生19,000余人,成人教育在校生1,445人。现有教职员工1,100人,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人、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14人、150 名博士;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、全国模范教师1名,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、省级优秀教师11人、省级名师16人、25名省级教学界新秀。6人当选省科学技术特派员、“特别扶持计划”1人。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,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,硕士生导师36名。学校坚信“本地、应用型办学定位,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,加强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。现有64个本科专业,涵盖工程、管理、新儒家、文学、经济学、艺术、教育学、医学等八个学科门类。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、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、省级重点学科1个,9个省级特色专业、1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工程、主要是管理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,已形成七大应用专业群,产生了更好的集群效应。最近几年,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,学生平均每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400余项,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4%以上。学校围绕“四个方面”,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,大力推进产官学研合作,与地方政府、企事业单位建立科研平台、智库、实习实训基地、就业基地等,推动产教融合、协作教育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,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,28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7项,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;发表学术论文3300余篇,其中SCI、EI检索收录508篇文章;出版教科书、136 部专着;授权国际专利4项、86项国家发明专利,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个,多份咨询报告被省市相关部门采纳。学校坚持培养有道德的人,不断优化文化教育顶层设计,孟尔东纪念馆落成、革命传统教育中心、赛珍珠纪念馆、皖北文化艺术馆,获批安徽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、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、苏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