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广东东软学院的预计录取分数线将在357分及以上。该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最低分存在明显差异。以2024年为例,广东东软学院在广东的录取最低分分别为专科批历史类357分和本科批历史类452分,而在福建的录取最低分则为本科批物理类470分等。因此,考生在预估自己的录取可能性时,可参考该校近三年在各省份的录取最低分数据,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判断。

广东东软学院历年各省最低分数线汇总
2024广东东软学院在广东专科批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7分,最低位次为168956;本科批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2分,最低位次为74864。具体一起往下看吧:
省份 | 年份 | 科类 | 录取批次 | 最低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
河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57 | 192564 |
辽宁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375 | 113215 |
吉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376 | 61306 |
江苏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62 | 187958 |
安徽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65 | 176157 |
福建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70 | 96388 |
江西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63 | 133042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446 | 312572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二段 | 438 | 330722 |
河南 | 2024 | 文科 | 本二批 | 429 | 96702 |
河南 | 2024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05 | 314080 |
湖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28 | 182332 |
广东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357 | 168956 |
广东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383 | 341422 |
广东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52 | 74864 |
广东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42 | 253795 |
广西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379 | 154666 |
重庆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30 | 96201 |
四川 | 2024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65 | 186060 |
河北 | 2023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52 | 165125 |
辽宁 | 2023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03 | 90433 |
吉林 | 2023 | 文科 | 本二批 | 355 | 20667 |
吉林 | 2023 | 理科 | 本二批 | 293 | 62912 |
江苏 | 2023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76 | 52756 |
江苏 | 2023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55 | 168261 |
安徽 | 2023 | 文科 | 本二批 | 442 | 50964 |
安徽 | 2023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28 | 165958 |
福建 | 2023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42 | 93632 |
江西 | 2023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53 | 122125 |
山东 | 2023 | 综合 | 一段 | 463 | 259680 |
河南 | 2023 | 文科 | 本二批 | 470 | 93542 |
河南 | 2023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28 | 285277 |
湖南 | 2023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24 | 159592 |
广东 | 2023 | 历史 | 专科批 | 305 | 238269 |
广东 | 2023 | 物理 | 专科批 | 362 | 332404 |
广东东软学院怎么样
广东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,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。200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,成立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,开展高职专科教育;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“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”;200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“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”;2009年被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确定为“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人才培养基地”;2013年被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确定为“广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”;2013年被中国青年报评为“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”;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,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——广东东软学院,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。
根据2017年3月学校信息显示,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、国家二级教授2人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1人、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、省级优秀教师6人;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2人;校级学科带头人7人;校级专业带头人/负责人18人;校级千百十培养对象13人;校级创新团队5个。学院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83名,其中正教授21名。博士31名,硕士264名,外籍教师19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