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高考预测160分能上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,有意报考该校的高考生可以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线;根据2024年的分数线来看,上海考生需要达到160分以上能上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;浙江考生需要达到495分以上能上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。

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各省最低分数线汇总
2024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上海专科批综合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60分,最低位次为4555。具体一起往下看吧:
省份 | 年份 | 科类 | 录取批次 | 最低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
河北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39 | 72240 |
河北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38 | 222704 |
山西 | 2024 | 文科 | 专科批 | 392 | 16145 |
山西 | 2024 | 理科 | 专科批 | 372 | 31549 |
内蒙古 | 2024 | 文科 | 专科批 | 356 | 21815 |
内蒙古 | 2024 | 理科 | 专科批 | 318 | 72651 |
辽宁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396 | 26048 |
辽宁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20 | 92358 |
吉林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28 | 15442 |
吉林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377 | 61049 |
上海 | 2024 | 综合 | 专科批 | 160 | 4555 |
江苏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22 | 14974 |
江苏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29 | 33585 |
浙江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495 | 174889 |
安徽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30 | 60341 |
安徽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44 | 202199 |
江西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58 | 55620 |
江西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36 | 163036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二段 | 446 | 313981 |
湖北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399 | 58758 |
湖北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14 | 156841 |
湖南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40 | 54369 |
湖南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32 | 177190 |
广东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29 | 95342 |
广东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34 | 267623 |
广西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06 | 49729 |
广西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389 | 145829 |
重庆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26 | 32995 |
重庆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435 | 94012 |
四川 | 2024 | 文科 | 专科批 | 450 | 82597 |
四川 | 2024 | 理科 | 专科批 | 440 | 217300 |
贵州 | 2024 | 历史 | 专科批 | 432 | 47292 |
贵州 | 2024 | 物理 | 专科批 | 379 | 156621 |
云南 | 2024 | 文科 | 专科批 | 465 | 52945 |
云南 | 2024 | 理科 | 专科批 | 404 | 115516 |
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
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、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,由原铁道部创建于1956年,原名株洲铁路机械学校。2004年铁路主辅分离,学院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移交株洲市政府主办、湖南省教育厅业务主管,2005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高职学院。2013年8月,学校首批搬迁至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,校区占地面积514亩,建筑面积22.8万平方米,拥有师生13000余人。是一座生态宜学的“两型”校园。
学院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、丁荣军、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志辉在内的行业领军人物、客座教授、技能大师等16人;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,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,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,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;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、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,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,省级芙蓉青年学者1人,省级芙蓉教学名师2人,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,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,湖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,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6人,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人;全国铁道行指委专指委主任1人、副主任2人,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,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2个,省级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1个,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,市级名师大师工作室9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