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计412分能考上南京财经大学。南京财经大学2025年的录取分数线,只会在2025年高考录取结束后产生。一般来讲,只要2025年高考生的成绩,超过了南京财经大学最近三年的最低分,那么便有可能被南京财经大学录取。小编整理了南京财经大学历年各省分数线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南京财经大学历年各省最低分数线汇总
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录取情况,小编整理了南京财经大学2022年至2024年在各省市区的文科、理科、物理类、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等信息,供考生和家长查询参考:
省份 | 年份 | 科类 | 录取批次 | 最低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
北京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批 | 544 | 22278 |
天津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A段 | 581 | 16517 |
河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92 | 5605 |
河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65 | 41291 |
山西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B | 529 | 5852 |
山西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B | 524 | 34944 |
内蒙古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批 | 495 | 5607 |
内蒙古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批 | 504 | 20513 |
辽宁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71 | 4092 |
辽宁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48 | 32284 |
吉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56 | 2805 |
吉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35 | 18083 |
黑龙江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50 | 4090 |
黑龙江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49 | 20076 |
上海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批 | 487 | 22781 |
江苏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47 | 19543 |
江苏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46 | 85999 |
浙江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592 | 62826 |
安徽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81 | 6331 |
安徽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75 | 42525 |
福建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57 | 4575 |
福建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85 | 22283 |
江西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78 | 4510 |
江西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55 | 35412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558 | 63999 |
河南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批 | 556 | 10619 |
河南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批 | 569 | 50642 |
湖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75 | 5059 |
湖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79 | 28901 |
湖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64 | 6595 |
湖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57 | 36446 |
广东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41 | 18225 |
广东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35 | 91837 |
广西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61 | 4836 |
广西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40 | 31172 |
南京财经大学怎么样
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,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。1981年,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。1993年,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。1999年,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。2000年,南京经济学院、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、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,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。2003年,经教育部批准,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。2011年,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。2019年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。2021年,学校获批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,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。2022年4月,“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”正式发布,学校进入“2022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”前10。2022年8月,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,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,其中,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余人。现有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1个,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,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团队6个,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4个,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(含培育点)3个。教师中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3人,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1人,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2人,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,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2人,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人才3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,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。近年来,教师入选江苏省“333工程”“青蓝工程”“六大人才高峰”“双创计划”等人才工程230人次,获江苏省特聘教授、教学名师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者30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