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江苏海洋大学的预计录取分数线将在418分及以上。该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最低分存在明显差异。以2024年为例,江苏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最低分分别为本科批物理类418分和本科批历史类527分,而在安徽的录取最低分则为本科批物理类557分和本科批历史类558分等。因此,考生在预估自己的录取可能性时,可参考该校近三年在各省份的录取最低分数据,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判断。

江苏海洋大学历年各省最低分数线汇总
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录取情况,小编整理了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至2024年在各省市区的文科、理科、物理类、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等信息,供考生和家长查询参考:
省份 | 年份 | 科类 | 录取批次 | 最低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
北京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批 | 500 | 32208 |
天津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A段 | 519 | 33464 |
河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33 | 22251 |
河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12 | 104398 |
山西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B | 514 | 8220 |
山西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B | 494 | 50848 |
内蒙古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批 | 483 | 6738 |
内蒙古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批 | 489 | 24172 |
内蒙古 | 2024 | 文科 | 本二批 | 467 | 8345 |
内蒙古 | 2024 | 理科 | 本二批 | 445 | 36155 |
辽宁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98 | 12131 |
辽宁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98 | 54005 |
吉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53 | 12426 |
吉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58 | 37935 |
黑龙江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27 | 6273 |
黑龙江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18 | 64102 |
上海 | 2024 | 综合 | 本科批 | 440 | 34239 |
江苏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37 | 23736 |
江苏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496 | 150226 |
浙江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544 | 118613 |
安徽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58 | 10849 |
安徽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57 | 57958 |
福建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06 | 11432 |
福建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38 | 48419 |
江西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555 | 9234 |
江西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48 | 40581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一段 | 502 | 173561 |
山东 | 2024 | 综合 | 二段 | 541 | 91240 |
河南 | 2024 | 文科 | 本一批 | 540 | 16573 |
河南 | 2024 | 理科 | 本一批 | 548 | 75686 |
河南 | 2024 | 文科 | 本二批 | 518 | 27273 |
河南 | 2024 | 理科 | 本二批 | 514 | 125279 |
湖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95 | 23413 |
湖北 | 2024 | 物理 | 本科批 | 505 | 85330 |
湖南 | 2024 | 历史 | 本科批 | 494 | 27234 |
江苏海洋大学怎么样
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。学校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(筹),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。1998年至2002年,均具有4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原江苏盐业学校、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。2019年6月,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。海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(后更名为连云港水产学校)。2013年7月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2017年7月,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。
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、教学科研能力兼备、理论实践并重、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。1213位专任教师中620人具有高级职称,其中正高163人,博士459人。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,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;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人,江苏特聘教授4人,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,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;入选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”培养工程、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、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42人次;拥有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、江苏省科技创新及人才团队8个。100余位教师被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。学校聘请了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。